佛山市南海区石门中学始建于1932年,获第一所广东省一级学校(1993年)、首批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2006年)、广东省先进集体(2006年)、清华大学生源中学(2016年)、首批佛山市卓越高中创建学校(2018年)、全国五四红旗团委(2020年)、北京大学博雅人才共育基地(2021年)、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2021年)等荣誉称号。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60人,其中正高级教师3人、特级教师1人、省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1人、金(银)牌教练7人。现有教学班71个,在校学生3000余人。
作为百年老校,石门中学以“任重道远,毋忘奋斗”为校训陶铸群英,培养了一批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行业领军人才。2017年成立了石门中学教育基金会,致力于扶贫济困、奖教奖学。
近百年来,石门中学秉持朴素教育办学理念,实施立人课程体系,坚持五育并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办出了特色,形成了品牌。学校教学质量长盛不衰,素质教育成果迭出。近五年来,教育教学各项评价指标连年领跑佛山,综合实力排名广东省最前列。
石门中学高考成绩辉煌。2017年高考重点人数1024人,重点率93%;谭慧仪摘取广东省文科状元桂冠。2018年高考高分优先投档线人数1056人,上线率93.3%;王浩宇、梁文杰进入广东省理科总分前十名。2019年高考高分优先投档线人数1040人,上线率95.1%;区成铸、陈悦心、刘祺、陈海岚、汤建浩等5人分数被屏蔽,其中陈悦心、刘祺进入广东省文科总分前十名。2020年高考高分优先投档线人数1126人,上线率95.6%;陆子熹、梁泳榆、林星宇、潘晨瑜等4人分数被屏蔽,其中陆子熹勇夺广东省文科总分第二名。2021年高考特控线上线人数1148人,上线率97.8%;覃锦瑶、黄语然进入广东省文科总分前十名。2022年高考特控线上线人数1177人,特控率96%。近六年(2017-2022),有18人获清华大学录取、37人获北京大学录取、42人获香港大学录取、39人获香港科技大学录取。石门中学连续6年荣登佛山市清北录取榜榜首,连续7年荣登佛山市中大、华工录取榜榜首。
石门中学学科竞赛成绩突出,2017年起连续6年进入全国一百强,至今累计有28位学生因学科竞赛成绩突出,获得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保送生资格。近三年,我校获2枚金牌、7枚银牌、2枚铜牌,97人获省一等奖。2022年,我校获一等奖人数排全省第四,全国第五十九位。
石门中学素质教育成果亮眼。机器人队获2022年、2021年世界机器人大赛总决赛总冠军;游泳队获2021年广东省中小学生冬季游泳锦标赛高中组团体总分第一名;街舞队勇夺2021年广东省健美操锦标赛第一名;定向队获2021年广东省中小学生春季定向运动锦标赛高中组团体总分第一名;机器人队获2021世界机器人大赛总决赛总冠军;辩论队多次夺得粤港澳地区或全国类冠军,进入2021国际中学华语辩论排行榜前三强;合唱团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校园精品节目汇演,并多次到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石门中学团委荣获2020年“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学校的“走进军营,历练自我”、“走进山区,奉献爱心”、“走进工厂,职业体验”和“走进新农村,家国情怀”等体验活动成为省内外知名的素质教育品牌。
2019年,石门教育集团正式成立。2022年,石门教育集团获评广东省首批优质基础教育集团培育对象。石门的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壮大,石门品牌内涵更加丰富,石门教育的影响更加深远。今后,要进一步打造“导师制”、“智囊团”、“教练制”、“学生发展指导制”等一系列石门教育特色品牌,进一步擦亮南海区 “品质教育,学在南海”品牌。
新时期,石门中学将继续完善“立人课程体系”,不断探索“朴素教育”新路径,秉承“任重道远,毋忘奋斗”的传统,发扬“科学、协作、拼搏”的精神,开创“创新、多元、共生”的新局面,以打造中国品格、世界品质的一流品牌高中为新的办学目标。
1932年,石门中学肇奠基业于1932年,取广州旧羊城八景之一“石门返照”之意,命名为“石门中学”。
石门中学校前门碑记
石门中学奠基石
1933年春,以陈凤江先生为主席的校董会任命李景宗先生为石门中学第一任校长。肇奠基业之初,校业清贫,建校所需费用,复承地方殷商捐助,始建得校门、礼堂、图书馆和九间教室。
校门:由南海县的薯莨商耗资白银五千元,花费两年时间建成。校门上“石门中学校”五字乃当时广东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厅长谢瀛洲先生题写。
四友图书馆:耗资白银三万元,捐建者是南海县著名的社会贤达黄梓林、黄健之昆仲,暨孔墨缘、孔仙洲兄弟四位先生,命名为“四友图书馆”。
1934年春,办附小五年级,继而办附小六年级。
1935年秋,石门中学新校舍建成后,遂于民国24年秋(1935年),由里水临时校址迁到北村本校。
1938年10月,抗战时期,广州沦陷,部分师生转移到里水大冲显子岗孔氏宗祠和麻奢象林寺坚持上课。
1939年春,部分师生在香港荔枝角道光华中学原址复课。
1950年,南海县政府接管石门中学。
1956年9月,石门中学复办高中。
1957年,成立中共石门中学支部。我校把校园面积逐步扩大到105亩,自力更生,修建一个四百米简易运动场,1958年竣工。
1959年,我校第一届高中毕业生100多人,其中90多人被录入大学,成绩(升学率)列全省第十八名。
1960年,我校第二届高中毕业生150多人,百分之九十考上大学,成绩(升学率)列全省第十三名。同时被评为省先进学校,成为佛山专区重点中学之一。
1966年6月至1978年7月,由于种种原因,学校教学秩序受到影响,进入蛰伏期。
1978年8月,我校恢复为佛山地区和南海县重点中学。经过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学校获得新生。
1978年至1982年,三年制初中,二年制高中。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1978年本校被评为“佛山地区教育系统先进单位”,1979年本校被评为“广东省教育战线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南海县教育战线先进单位”,1980年被评为佛山地区“施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单位”。
1983年至1985年,成为三年制完全中学。1983年南海县实行三级办学,我校直接由南海县管理。重新明确了校风是“从严要求,全面发展,勤教勤学,开拓进取”,校训是“任重道远,毋忘奋斗”,学生的优良传统是“尊师、爱校、勤学、俭朴”。
1986年,不再办初中,向高级中学过渡。
1989年,实行“两聘、两制、一包、一奖”的内部管理办法,落实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